11月12日傍晚,一段“张家港凤凰山古寺起火”的视频在微博、抖音上刷了屏——画面里浓烟裹着火星从建筑顶端冒出来,配文直接点出“这是南朝四百八十寺里的永庆寺”,不少网友瞬间揪紧心:“咱江南的古刹又少一座?”

但这份“揪心”没持续多久,就被官方通报“拨正”了方向。11月14日,张家港市文昌阁火灾事故调查组明确给出失火的不是“南朝古寺”,是凤凰山景区内的文昌阁——一座2009年才建成的现代建筑。

据通报细节,文昌阁2008年由凤凰镇立项,用钢筋混凝土搭的框架,高度约23米,建成后委托邻近的永庆寺管理,阁里连一件文物都没放。火灾起因也不复杂:游客烧香时没看好香烛,不小心引燃了阁外的可燃物。好在扑救及时,既没造成人员伤亡,也没烧到旁边的山林。

至于网传的“永庆寺是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”,更像是一场“名字误会”。调查组工作人员补充解释:现在的永庆寺是1993年新建的,当年只是借了“永庆寺”的历史名号,寺里的殿宇、佛像全是现代工艺,和南朝那个“烟雨中的古刹”压根不沾边。

“本来是个普通的景区安全事故,怎么就传成‘古寺被烧’了?”有长期关注舆情的网友分析,关键在于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的IP太有“情绪共鸣”——提起这几个字,大家自动联想到“深院梵音”“千年古柏”,再加上视频里的浓烟画面,很容易把“现代建筑”脑补成“历史遗迹”。

但谣言的“杀伤力”,恰恰藏在这种“脑补”里。有网友翻出之前的评论,不少人留言“再也看不到古寺的银杏了”“可惜了千年的香火”,直到官方回应出来,才尴尬地删了评论:“原来闹了个大乌龙,差点帮着传谣了。”

其实这场风波里,最该反思的不是“网友太好”,而是热点面前的“核实意识”——当我们看到“古寺”“火灾”这种自带流量的关键词时,能不能先停一步:查一查建筑的建成时间?等一等官方的通报?毕竟,“惋惜古刹”是善意,但“传播谣言”只会消耗这份善意。

而对景区来说,这场火灾也是个警示:哪怕是现代建筑,安全防线也不能松——文昌阁虽然不是古建,但它是游客打卡的“地标”,也是周边居民的“熟面孔”,一次疏忽引发的火灾,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,还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“嫁接”成“古寺悲剧”。

说到底,“南朝四百八十寺”的浪漫,在于它刻在唐诗里的“烟雨中的记忆”;但比“记忆”更珍贵的,是我们面对热点时的“清醒”——只有先把“事实”掰扯清楚,那些真正的历史遗迹,才能不被“谣言”打扰,好好留在岁月里。

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被烧系谣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