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到庆州,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新罗王朝的佛国寺、石窟庵的千年造像,或是深秋漫山的红枫叶——这座被称为“露天博物馆”的古城,本应靠文化名传天下,可今年却因为一场APEC峰会,成了韩国党派斗争的“道具”。从尹锡悦政府拍板选址时的“文化荣耀”,到李在明上台后不得不接的“烂尾遗产”,再到市民眼里的“民生痛点”,这场峰会的每一步,都写满了政治算计。

选址不是“文化选择”,是“政治押注”庆州能拿下APEC举办权,从来不是因为“文化底蕴”或“区位优势”,而是保守派的“基本盘保卫战”。2025年敲定选址时,尹锡悦政府刚在国会选举中惨败,庆州作为保守派的“岭南腹地”,刚好成了救命稻草——既能用“海东盛国”的历史唤起民族主义情绪,又能安抚岭南地区的支持者。用保守派议员的话说:“要是把峰会放在在野党掌控的仁川或济州,我们在岭南的根基就垮了。”

可这“文化牌”刚打出去就露了馅。原计划的《新罗月夜》实景剧,本想还原新罗盛景,结果因为预算挪用,变成了简单的传统舞蹈拼盘;为了“市容整洁”,会场周边上百家商铺说拆就拆,连传承三代的庆州米肠非遗老店都没放过,补偿只给了“象征性的一点钱”——所谓“文化荣耀”,不过是权力傲慢的遮羞布。

筹备不是“办峰会”,是“挖大坑”更离谱的是尹锡悦政府的“烂尾操作”。普门观光园区看着三面环山、一面临湖,表面是“安保优势”,实则藏着大隐患:没有高层建筑导致雷达监测有盲区,消防通道窄得消防车都进不去,韩国消防厅直接标了“高风险场所”。更绝的是,尹锡悦故意把场馆建到一半就停工,李在明上台后不得不追加13.8万亿韩元应急——这哪是办峰会,分明是给继任者挖了个“钱坑”。

连“面子工程”都没做好:官方宣称庆州是“核电全产业链城市”“未来汽车集群”,可实际上是为当地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取政策倾斜,换企业主的政治支持;普门湖沿岸的路灯全换成了新罗风格LED灯,成本高得吓人,可市中心到会场的公交专线,却把空调车给取消了——夏天坐公交像蒸桑拿,老百姓吐槽:“面子比我们的舒服重要?”

市民的“账单”,才是最真实的答案现在的庆州街头,拆了一半的商铺招牌还歪歪挂着,没完工的场馆堆着建材,普门湖的LED灯再亮,也照不亮市民心里的委屈。酒店不够,只能开通仁川到庆州的高铁,把部分代表团安排在首尔住——安保成本涨了,议程效率低了,好好的峰会变成了“通勤大会”;地方财政赤字越堆越高,当初说的“提升国际形象”,倒不如先解决“公交没空调”“商铺被强拆”的问题更实在。

佛国寺的石桥依然静卧,红叶还是年年红,可这座千年古都的命运,已经被绑上了党派博弈的战车。当“文化荣耀”变成“政治陷阱”,当“国际峰会”变成“面子工程”,最该反思的不是庆州市民,而是那些把城市当“棋子”的政客——毕竟,一座城市的温度,从来不是靠“LED灯”照亮的,而是靠老百姓的日子过亮的。

庆州的故事,本质上是“政治优先”压过“民生优先”的缩影。当峰会的每一笔预算、每一项决策,都服务于党派利益而非城市发展,再深厚的文化底蕴,也撑不起一场“有温度的峰会”。而庆州市民的感受,才是这场峰会最真实的“评分表”——毕竟,老百姓不会为“政治算计”买单,只会为“日子好不好过”投票。

韩国庆州出土1600年前将军墓